價值高的快遞紙箱、易拉罐、飲料瓶有人回收,賣不上價的玻璃瓶、牛奶盒、泡沫塑料箱明明也算可回收物,卻沒人愿意收。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每個街道鄉鎮應至少設置一處可回收物中轉站,承擔轄區內包括廢玻璃、廢泡沫塑料、廢舊紡織品、大件垃圾等在內的低值可回收物托底回收工作。今后各區引導企業經過上門回收等有效服務模式,促進居民家庭開展可回收物分類,做到應分盡分、應收盡收。
小區自助投放站“照單全收”
家住昌平區昌盛園二區16號樓的王阿姨拎著滿滿一袋可回收垃圾,向樓下的可回收物自主投放站走去。用手機刷卡掃碼打開投放站大門,她將差不多1米高的可回收物垃圾袋堆放在地面上。干凈整潔的投放站小屋內,早已堆了半屋子打包好的成袋可回收垃圾。
“我這一袋攢了7天。”王阿姨指著自己垃圾袋內的可回收物,牛奶盒、水果塑料包裝盒、舊衣服、包裝袋……
已往,王阿姨總是將自家產生的可回收垃圾賣給廢品收購點。但漸漸她表現了問題,街頭的廢品收購點只愿意回收硬紙板、塑料瓶、易拉罐等“值錢廢品”,而像玻璃瓶、舊衣服、舊鞋、利樂包裝盒、泡沫塑料箱等廢品,即使也屬于可回收物,卻由于“賣不上價”,沒人愿意回收。
“自從小區建了這個可回收物自主投放站,我家廢品都往這送。只要屬于可回收物,人家不管值錢不值錢,全收!”早已做過垃圾分類普法宣傳員的王阿姨對垃圾分類這件“緊要小事”十分熱心。
正說話間,北京愛分類環境有限企業回收員周東芬走進投放站。“阿姨,正好我路過,順便幫您把垃圾稱重、計費。”邊說著,周東芬已經利索地拎起垃圾袋稽查起來。原來,回收員要對垃圾袋中的可回收物進行初檢,確認袋內沒有混合廚余垃圾或是其他垃圾后才開始稱重。
“阿姨,6.25公斤,每公斤回收價格為8毛錢,您看一下,5元環保金曾經自動轉到您的賬戶里了。”周東芬已在昌盛園區域當了3年回收員,在他印象中,3年來,大概無誤投放可回收物的居民越來越多。
北京愛分類環境有限企業公共事務總監徐小婷掏出手機顯示,無害化金不僅允許在小區周邊超市、便利店、果蔬店、文具店、美容美發店、手機維修等各類店鋪中徑直當錢花,還能線上選購各類商品,并享樂配送到家服務。
將一袋袋稱重后的可回收物搬上小三輪車,統一運送到停放在小區內的廂式貨車上后,周東芬急匆匆送別:“系統派單了,我們還有預約上門回收服務,得趕緊上居民家再收一趟去。”
智能設備一年分揀30萬噸
跟著藍色可回收物垃圾轉運車,記者來到北京愛分類環境有限企業在昌平區南邵鎮建設的可回收物分揀中心。
“在操作過程中我們統計展示,從居民家中回收到的可回收物,大約60%為低值可回收物。”徐小婷告訴記者,分揀中心建成了大陸首條融入可回收物智能分揀設備,可進行50多類精細分選。除了抑或回收硬紙板、塑料瓶、易拉罐等高值可回收物,還能分類處置玻璃瓶、舊衣服、舊鞋、利樂包裝盒、泡沫塑料箱等諸多低值可回收物。
沿著鐵架梯爬到分揀中心車間此刻運行的傳送帶旁,記者看到,傳送帶正將破袋后的可回收物運送到不同的自動化智能機器前。
“嗖嗖嗖”,當融入在一起的可回收物通過一臺“高速噴氣式光選機”時,所有塑料飲料瓶在氣流效用下統一飛到半空,最終掉落進機器張開的“大嘴”里,全程無需人工分揀。而另一臺高速分選設備則更加智能,長長的機器手在流水線上方掃描“獵物”,顯現目標立刻“下手”,將一個個利樂包裝盒正確抓取,再丟入一旁的巨型垃圾回收袋內統一收集。
分揀歸類后的一種類可回收垃圾被集合投放至專門打包車間,由工作人員用機械設備將其分門別類壓縮打包,運送到末端資源化處置機構。最后,形成了前端回收、分揀打包、資源化處理的全鏈條回收處理模式。
“有了這條融合可回收物智能分揀流水線,可回收物的資源化利用率可達98%以上,年處理能力已超過30萬噸,覆蓋全市60余萬戶居民。”徐小婷介紹。
鼓勵公司開展全鏈條運營
為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早在2023年,本市就已明確將廢玻璃、廢織物等低值可回收物列入《北京市可回收物領導目錄》。
此外,市城市管理委會同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九部門合伙制定了《關于加強本市可回收物體系建設的意見》。每個街道鄉鎮應至少設置一處可回收物中轉站,承擔轄區內囊括廢玻璃、廢泡沫塑料、廢舊紡織品、大件垃圾等在內的低值可回收物托底回收工作。再生資源分揀中心須承擔轄區內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處置。各區可采取特許經營等方式,適度扶持、重點培育超市龍頭企業,鼓勵企業開展全鏈條運營。引導公司通過上門回收等有效服務模式,促進居民家庭開展可回收物分類,做到應分盡分、應收盡收。扶持的公司要承擔區域內含低值可回收物在內的全品類回收工作。